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导读】绿色体育,技艺营造——《建筑技艺》2021年5期

35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7


AT 2021.05

绿色体育,技艺营造
BETTER BUILDING TECHNIQUES, GREENER SPORTS CULTURE本期责任编辑:王文慧
在“2020技艺成就建筑之美”高峰论坛上,崔愷院士提出:“建筑的进步和技术发展密不可分。建筑从来就是技术的集成和呈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技术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建筑。建筑之美,应该是一种技术之美,一种没有遮掩和伪装的真实之美,甚至是一种融合和超越技术之美之上的艺术之美。”在北京2022冬奥会、杭州2022亚运会、成都2021大运会即将来临之际,特别选取针对重大赛事新建和改造的体育场馆及附属设施,展现建筑师在体育场馆设计中对体育工艺、场所环境、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持续思考。从北京2022冬奥会秉承的“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到杭州2022亚运会秉持的“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会理念,再到成都2021大运会坚持的“绿色、智慧、活力、共享”办赛原则,可以看出“绿色”已经成为21世纪重大赛事场馆建设的共同关键词,也意味着未来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运行和赛后利用全过程必将遵循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此,建筑师在进行体育场馆的创作设计时,既要达到体育工艺的高标准要求,也要适应场所环境的生态人文条件,还要满足运营管理的赛时赛后需求。体育工艺方面,国家速滑馆通过超大跨索网结构,实现了建筑功能、超级结构、绿色节能与建筑效果的协调统一;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结合BIM与装配式技术,克服了极寒山地条件下的地形建模,完成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异形建筑构件的快速施工。场所环境方面,延庆冬奥村对既有林木的全过程保护以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山地新闻中心应对复杂山地环境的协同设计及施工配合控制,共同落实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有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外立面“蜀锦”的表达、余杭市体育中心建筑总体布局对“丝路”的设计回应,塑造了当地的人文环境。运营管理方面,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与冰立方的场景转换,到延庆冬奥村兼顾赛时赛后的适应性策略,体现了建筑师对体育场馆长期利用和良性运营的逐步重视。综上所述,“技艺成就建筑之美”是从工艺技术、设计理念、管理体制等方面,对生态、人文可持续发展的更多关注;是在强调技术理性的基础上适度追求文化表达,并努力回应和融入不同场所环境的创作态度;更是对绿色可持续建筑的最好诠释。


目  录



主题:绿色体育,技艺营造


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 郑方 孙卫华 冯喆 ]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郑方 董晓玉 林志云 ]
雪上运动场馆群山地设计技术初探——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为例[ 张利 张铭琦 ]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策划设计[ 张维 赵婧贤 龚佳振 ]
兼顾赛时赛后的冬奥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张音玄 李兴钢 张哲 万鑫 ]
山地环境场馆现场施工配合及设计控制关键要点——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设施建设项目为例*[ 谭泽阳 李兴钢 梁旭 张音玄 高伟 朱庚鑫 ]
公园中的体育中心——大运会背景下成都高新体育中心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郑勇 肖迪佳 陈嘉乐 ]
时空条件限制下的“丝路”营造——杭州市余杭区亚运场馆改扩建工程EPC项目侧记[ 许世文 裘云丹 李迅 吴云海 尹明明 ]
回归体育本源——崇明国家训练基地综合游泳馆创作思考*[ 徐烨 汤朔宁 ]
建筑语境下的金属扩张网应用研究及冬奥工程实践*[ 张司腾 李兴钢 夏露 张哲 ]
延庆冬奥村全过程既有林木保护方案解析*[ 关午军 李兴钢 滕依辰 王悦 ]


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

郑方 孙卫华 冯喆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游泳中心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承办冰壶、轮椅冰壶比赛,为此完成了一系列场馆改造和升级工作,建立了冬夏场景转换的运营模型。建筑功能高度灵活;体育场地实现冰场/泳池之间智能化快速转换;新增的空调、除湿系统和经过调试的气流组织保障高品质的室内环境,降低对冰面的影响;群智能控制提升了室内环境、设备自动化监控的能力。这些系统为冬奥会赛时和赛后冬夏场景的智慧化可持续运营提供了完备的技术解决方案。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郑方 董晓玉 林志云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从建筑空间、结构体系、曲面幕墙、冰场与节能等方面,解析国家速滑馆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设计以临时看台/副厅的赛时赛后功能转换为动机,实现了单纯完整的建筑形式;赛时前、后院形成高效的运营分区和流线;双曲面马鞍形索网屋面实现空间、结构和节能的完美结合;曲面玻璃幕墙实现设计、生产、加工、安装的全过程数字化;冰的可持续设计包括场地的可持续利用、低辐射吊顶等关键技术。


雪上运动场馆群山地设计技术初探

——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为例

张利¹,²  张铭琦²

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针对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新建古杨树场馆群,对适用于复杂山地环境雪上运动场馆群规划建设的设计技术进行分析与总结,包括复杂环境与装配式建筑技术、山地交通与市政技术、绿化种植与生态修复技术、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场馆全季利用技术,为未来我国建设雪上场馆群以及山地复杂公共建筑群提供范例指导,也对未来我国建设更多符合国际标准的雪上运动场馆群、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策划设计

张维 赵婧贤 龚佳振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冬季两项是越野滑雪和射击结合的项目,运动员需要根据赛事要求滑行一段距离举行一次射 击,在最少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同时尽可能射中目标以避免被罚时间。该项目将滑雪的速度和射击的激情巧妙融合,极富挑战性和观赏性。本文围绕顶级赛事标准与体验、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冬残奥会需求整体统筹、赛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规划设计。该项目的建设将为 2022 年中国举办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提供助力。


兼顾赛时赛后的冬奥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

张音玄 李兴钢 张哲 万鑫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冬奥村兼顾赛时赛后的双重职责:从经济角度,同步满足赛时临时住宿和赛后城市发展;从社 会角度,冬奥村作为重要的奥运遗产,赛时促进文化交流,展现主办城市特色文化,赛后持续传递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这种兼顾赛时赛后的适应性特点,是冬奥村设计和建造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冬奥村赛后利用特点和难点的分析,以北京 2022 年延庆赛区冬奥村为例,归纳总结兼顾赛时赛后的冬奥村适应性设计策略。在赛区协同的基础上,对冬奥村的规模、功能、设施等方面进行统筹,并提出具体的落实措施,以期为冬奥村的赛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建议和指导



山地环境场馆现场施工配合及设计控制关键要点——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设施建设项目为例 *

谭泽阳 李兴钢 梁旭 张音玄 高伟 朱庚鑫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建设项目众多,但山地环境下雪上竞赛场馆的建设经验不足。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项目的特殊性导致选择复杂山地环境建设比赛场馆成为必然,而与之配套的冬奥村也必然相伴而建。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设施建设项目为例, 总结了总图、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施工配合及设计控制的关键要点,以期为未来山地环境下的复杂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公园中的体育中心

——大运会背景下成都高新体育中心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郑勇 肖迪佳 陈嘉乐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为成都大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主要场馆,高新体育中心设计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从社会、生态、功能、经济、文化五个层面的可持续性入手,以塑造生态绿色公园为目的,在优先保障“精彩大运”的同时,注重场馆的长期利用和良性运营,并在建筑造型中融入四川特色的“蜀锦”语汇,最终将整个项目打造成为提升区域价值的城市地标。


时空条件限制下的“丝路”营造

——杭州市余杭区亚运场馆改扩建工程 EPC 项目侧记

许世文 裘云丹 李迅 吴云海 尹明明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随着 2022 年杭州亚运会的临近,余杭区亚运场馆改扩建工程也已竣工。设计围绕“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充分考虑赛事转换和赛后利用,新建的地下停车场将很大程度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题,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一馆多用”,服务赛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兼顾各类文艺活动的使用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真正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亚运办赛理念融入场馆设计。回顾项目过程,本文从新旧建筑关系的融合、复杂功能流线的组织,以及限额设计、BIM协同、工期组织等EPC实践方法的角度,对时空条件限制下设计引领的EPC工程做一小结。


回归体育本源

——崇明国家训练基地综合游泳馆创作思考 *

徐烨¹ 汤朔宁¹,²

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业训练型体育馆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体育建筑,它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专业的训练场地,因此在设计中除了需要关注运动场地的专业功能和技术需求外,还需要关心专业运动场所与运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崇明国家训练基地综合游泳馆设计为例,阐述设计者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从建筑秩序、建筑形式、建筑场所、建筑技术方面,反映了体育运动场所回归体育本源的设计构想。


建筑语境下的金属扩张网应用研究及冬奥工程实践 *

张司腾 李兴钢 夏露 张哲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金属扩张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装饰材料,通过金属板冷加工成型,因其自重较轻、成本低廉、样式美观、强度较高,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关注。虽然扩张网已在国内外众多工程中出现,但其相关标准主要针对材料本身的技术要求,缺乏直接指导或启发设计的文本与图集。由于国内工程运作方式要求在招标阶段明确材料的各项技术参数,因此有必要在工程设计阶段对材料的技术参数及其原理机制进行深入了解。结合延庆冬奥实际工程案例及相关国家标准,简要介绍金属扩张网的材料特征及应用要点,并为其广泛使用提出建议。


延庆冬奥村全过程既有林木保护方案解析 *

关午军 李兴钢 滕依辰 王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于保护生态系统、贯彻办奥理念、落实规划设计的考量,延庆冬奥村通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划定了既有片林和既有单株大树的保护范围。在项目规划设计前期,编制了以保护既有林木为目标的涵盖设计至建设全过程的保护技术指南,以期对既有林木实行贯彻始终的科学保护。为此,就山林环境中基于建设的既有林木保护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点击上方↑杂志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END-


35万+粉丝点击关注↓

热点关注  ▎ 深度人物  ▎ 新作发布  ▎ 学术活动

后台回复“投稿”“合作”“转载”了解更多内容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